1.心主神明还是脑主神明为什么?,

2.神庭简介

心主神明还是脑主神明论文_心主神明和脑为元神之府

脑作为人体最精细的仪器,藏在我们的头部,却处在我们人体最高的部位,被称为“元神之府”,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集的地方,甚至在一些导引术上,被称为昆仑、天谷,我们都知道,大脑的作用格外重要,身为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掌控着我们的精神意识,主宰生命规律的一切活动,但是它的功能比你想象中更加的强大。

在中医学里,脑被称为髓海,脑是我们体内精髓汇集而成的,跟我们全身的精微物质有关,所以《黄帝内经》中说,我们全身的精髓,都归属于脑。脑作为人体的奇恒之腑之一,似脏非脏,似腑非腑,储藏着人体的阴精。

头是我们体内所有阳气汇集的地方,作为我们一身的“主宰”,也是清窍所在的地方,人体内的经脉气血都会汇集在头部,所以说头是“诸阳之会”。脑作为人身体的大主,所有的经脉脏腑,都听从它的指令,我们平时的感觉运动,记忆知识的积累,以及对外界事物的应对反应,都受到大脑的“掌控”。

1.主宰生命活动

脑可以主宰生命的活动,作为生命的枢纽机器,主宰着我们生命的一切运动。在中医上认为,元神的控制受到大脑的掌控,元神藏在我们的大脑之中,其实主要是因为,水谷津液化生为精,精髓化成脑髓,脑髓化生成我们所说的元神。元神完好存在,则我们的生命活动不受到影响,元神不存在,人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死亡。所以李时珍说,脑作为元神之府,不可以受到损伤,如果大脑受损,我们的生命活动也会受到威胁。

2.主精神意识

脑掌控精神意识活动,人的精神意识,包括思维的转变和情志活动等,对外的事物做出客观的反应。中医认为,心是思维活动的主要器官,但是也认识到,我们对记忆的认识不只是在心脏,而更多的是在我们的头脑,所以说,脑中藏有元神,心脏含有识神。正如近代中医第一人张锡纯所说,“元神者,藏于脑,无思无虑。识神者,发于心,有思有虑。”

脑“为一身之宗,百神之会”,具有精神、意识、思维等功能。脑主精神活动正常,则我们的精神饱满,思维灵敏,记忆力强,语言清晰,否则,就是精神意识出现了问题。

3.主感觉运动

我们的眼鼻口耳都在头面,所以我们的视觉、听觉、语言,都和大脑存在重要的联系。脑为元神之府,统领我们的四肢,与肢体的运动紧密相关,脑髓充盛,则我们的肢体轻健有力,否则功能异常,无论是虚实,都会表现出听觉的障碍、看东西不清楚、感觉异样、运动失常等。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来源于网络。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心主神明还是脑主神明为什么?,

你好

你问的心脏比喻什么

心 、生理功能:

1.1 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具在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

心主血脉的条件:心的阳气充沛(心为阳脏主阳气)、血液充盈、脉道通利。

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行血、生血。

心主神志:又称心藏神、心主神明。

心主神志的(医学)含义:人的精神活动——意识、思维、情志活动。

神的物质基础:精气。形 ? 神

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①任物作用:接受、处理、反映信息。(意识、思维、情志。)

②主宰作用:五脏六腑之大主。

2。中医学的神志学说

① 心主神明说:心为生之本、神之舍。

② 脑主神明说:脑为元神之府(精神之府),精细明察,审视判断。脑为生命主宰,脑不可伤。脑为思维器官,视万物、别黑白、审短长。

③ 五脏藏神说:五神为神、魂、魄、意、志的统称,为五脏所藏。故人的精神意志思维活动与五脏有密切关系。

3.心的生理特性

① 心为阳脏主阳气,心主君火,君火居上,主宰全身。心为火脏,烛照万物。

② 心与夏季相通应,心与夏同属五行之火,气化相通。

4.心包络:心脏外的包膜,作用于保护心脏,代心受邪。

这样的总结,心脏用一个国家比喻,可以说是相当于中央人大。

神庭简介

中医里面,心主神明。肺主魄力。肝主魂灵。肾主精力。

主脑是夺心魔生命过程的最终阶段,一个有着神一般智慧的邪恶存在。主脑作为所有夺心魔城市的核心,负责引导族群去设法实现灵吸怪霸权的暗黑之梦。

一个主脑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漂浮在夺心魔城市心脏,一个被严密保护的洞穴中幽深的咸水池(脑池)里。那明亮的精神能量是那些在肉体死亡后的夺心魔个体将大脑融为主脑一部分很久以后仍继续运转而形成的力量所带来的副作用。

特殊能力:

盲感240英尺,生长脑芽(制造脑魔像用),伤害缩减25/精金,再生 10,寒冷/火焰抗性10,魔法抗性34,心灵洞悉。

属性:力量13,敏捷13,体质38,智力28,感知25,魅力26。

技能:哄骗+37,集中+43,外交+41,伪装+8(+10表演),威吓+41,知识(奥术)+38,知识(历史)+38,知识(位面)+38,聆听+38,侦测动机+38,施法+42,侦察+36,求生+7(在其他位面+9)。

专长:警戒,坚韧,改善先攻,钢铁意志,闪电反射,快速类法术能力(魅惑怪物),快速类法术能力(广域暗示),健壮,武器专精(触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神庭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神庭穴的定位 10 神庭穴的取法 11 神庭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神庭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神庭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神庭穴的配伍 16 特效 *** 17 文献摘要 18 神庭穴研究进展 18.1 对中风患者微循环及痛阈的影响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神庭 1 拼音

shén tíng

2 英文参考

Shéntíng GV24 [中国针灸学词典]

shéntí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V2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U2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神庭 汉语拼音 Shenting 罗马拼音 Shenting 美国英译名 God's Courtyard 各

号 中国 GV24 日本 24 法

国 莫兰特氏 VG23 富耶氏 德国 LG23 英国 Gv24 美国 Go24

神庭为经穴名(Shéntíng GV24,DU24)[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发际(《本事方》),天庭(《针灸杂志》),督脉(《备急千金要方》)。属督脉[1]。神庭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督脉的交会穴[1][2]。神即神明,庭即前庭,“脑为元神之府”,神在此指脑,此穴在前额部,如脑室之前庭,故名神庭[1]。神庭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疟疾,眩晕,耳聋,迎风流泪,目翳,癫狂,痫证,中风,喘渴,烦满,角弓反张,心腹胀满,头晕目眩,鼻鼽,流泪,雀目,吐舌,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等。

4 神庭穴的别名

发际(《本事方》),天庭(《针灸杂志》),督脉(《备急千金要方》)。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神庭,在发际,直鼻,督脉、足太阳、足阳明之会。

6 穴名解

神即神明,庭即前庭,“脑为元神之府”,神在此指脑,此穴在前额部,如脑室之前庭,故名神庭[1]。

神,指脑之元神。庭,宫庭,庭堂。本穴居头颅之上,脑在其中,而脑为元神之府,为人的精神智能生发之处,故名之。意为此乃脑神所居之高贵处也。道经中有三丹田之说。《中黄经》以脑宫为上丹田,心宫为中丹田,腹胃为下丹田,也称上中下三庭。《黄庭中景经》注:“面有神庭。”《黄庭内景经》注:“神处其中则灵,灵则应,应则保身。”故神庭者脑神之宅,保身之堂也。此穴在前发际正中直上5分处,正当脑海前庭,为神居之所,神识所在,且居面之上部。《续博物志》云:“面者,神之庭也。”《淮南子》云:“神者,智之渊也。”主治烦闷恍惚,癫疾风痫诸疾,《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有:“治癫疾风痫……悸惊不安寐。”因名神庭。[3]

7 特异性

神庭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督脉的交会穴[1][2]。

8 所属部位

前头[4]

9 神庭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神庭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5]。

神庭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正坐仰靠取穴[1]。

神庭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0.5寸(《外台秘要》)[2]。一说:“在发际,直鼻”(《针灸甲乙经》)。

神庭穴在督脉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10 神庭穴的取法

正坐或仰靠,在头部中线入前发际0.5寸处取穴。

神庭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正坐仰靠取穴[1]。

正坐或仰靠位,于前发际中点直上0.5寸处取穴;若无前发际时,可先取百会,向前4.5寸取穴[6]。

快速取穴:正坐,从前发际正中直上1横指,拇指指甲中点处即是神庭穴[7]。

11 神庭穴穴位解剖

神庭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枕额肌额腹之间、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额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和额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枕额肌额腹之间→腱膜下疏松组织[1]。

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8]。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滑车上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眶上动脉分布[8]。

布有额神经分支和额动、静脉分支[2]。

12 神庭穴的功效与作用

神庭穴具有宁神醒脑、降逆平喘的功效。

神庭穴有清头明目、宁心安神作用[1]。

神庭穴系督脉、胃经和膀胱经之会穴,有清头宁神之功,主治癫狂风痫,惊悸不安[3]。

13 神庭穴主治病证

神庭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疟疾,眩晕,耳聋,迎风流泪,目翳,癫狂,痫证,中风,喘渴,烦满,角弓反张,心腹胀满,头晕目眩,鼻鼽,流泪,雀目,吐舌,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等。

神庭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及高血压、疟疾等[1]。

神庭穴主治头痛,眩晕,惊悸,失眠,鼻渊,癫痫等[2]。

神庭穴主治头痛,眩晕,鼻渊,鼻衄,耳聋,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目翳;癫狂,痫证,失眠;中风,喘渴烦满,角弓反张,心腹胀满[6]。

神庭穴主治头痛、眩晕、失眠、鼻渊、癫痫[9]。

头晕目眩,鼻渊,鼻鼽,流泪,目赤肿痛,目翳,雀目,吐舌,角弓反张,癫狂,痫症,惊悸,失眠,泪囊炎,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1]。

平刺0.3~0.5寸,局部酸胀[6]。

沿皮刺0.5~0.8寸[2]。

平刺0.5~0.8寸[10]

14.2 灸法

可灸[1][6][10]。

艾条灸5~10分钟[2]。

15 神庭穴的配伍

神庭穴配列缺治头痛[1]。

神庭穴配上星、睛明、前顶、太阳治目赤肿痛[1]。

神庭穴配三阴交、神门治失眠[1]。

神庭配上星、肝俞、肾俞、百会,有补益肝肾,滋阴明目的作用,主治雀目,目翳。

神庭配攒竹、迎香、风门、合谷、至阴、通谷,有宣肺利窍,疏风清热的作用,主治鼻鼽清涕出。

神庭配兑端、承浆、有醒脑开窍,调阴和阳的作用,主治癫疾呕沫。

神庭配上星、睛明、前顶、太阳,治头痛目疾[6]。

神庭配印堂、神门、内关、三阴交,治失眠[6]。

神庭配本神、百会、后顶、玉枕、天冲、大杼、曲骨、尺泽,治癫疾[6]。

神庭配风池、合谷、太冲,治小儿惊风[6]。

神庭配攒竹、迎香、风门、合谷、至阴、足通谷,治鼻鼽、清涕出[6]。

16 特效 ***

用中指指尖掐按神庭穴,每次3~5分钟,可缓解和调理由重感冒或晕车、晕船引起的头昏、呕吐等症状[7]。

17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

《针灸甲乙经》:头脑中寒,鼻衄,目泣出,神庭主之。痎疟,神庭、百会主之。寒热头痛,喘喝,目不能视,神庭主之。风眩,善呕,烦满,神庭主之。癫疾呕沫,神庭及兑端、承浆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癫疾风痫,戴目上不识人,头风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泪出,惊悸不得安寝。

《针灸大成》:主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角弓反张,吐舌,癫疾,风痫,目上视不识人,头风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泪出,惊悸不得安寝,呕吐烦满,寒热头痛,喘渴。

《普济方》:歧伯曰:凡欲疗风,勿令灸多,缘风性轻,多则伤,宜灸七壮至二十壮;禁针,针即发狂。

《类经图翼》:灸三壮,禁刺,刺之令人癫狂目失明。

18 神庭穴研究进展 18.1 对中风患者微循环及痛阈的影响